长城汽车巴西工厂竣工 高质量出海的标杆实践
长城汽车巴西伊拉塞马波利斯工厂正式竣工投产。这座由奔驰旧厂升级改造而成的全工艺制造中心,不仅是长城汽车全球化版图的关键落子,更成为中国企业以“生态出海”模式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鲜活样本。
巴西工厂的投产不仅是对区域市场的深耕,更是长城汽车“新四化”理念,即“产能在地化、经营本土化、品牌跨文化、供应链安全化”在全球版图中的一次深度实践,重新定义着跨国车企的全球价值创造逻辑。 从单纯的产品出口到全产业链本土化运营,从技术跟随到规则制定,从产能输出到价值共生,如果说在全球化1.0时代,车企的核心是“卖产品”;2.0时代聚焦“建工厂”,那么到长城汽车以巴西工厂为范本的3.0时代,则致力于“造生态”。这种跃迁的核心,是将“本地化”从生产环节延伸至全价值链共建,让全球战略与本地发展形成深度共振。 作为最早扬帆出海的中国汽车品牌,长城汽车的全球化征程已走过近三十年。从1997年首次实现产品出口,到如今在海外建成超1400家销售渠道、累计销量突破200万辆,其战略重心早已从“卖产品”转向“造生态”。
巴西工厂的投产,正是这一转型的里程碑——这座占地120万平方米的制造中心,集焊接、涂装、装配全流程于一体,可实现混动、插混与柴油动力车型共线生产,初期年产能达5万辆,精准匹配拉美市场的增长需求。更重要的是,它并非孤立的生产单元,而是串联欧亚、东南亚与拉美市场的枢纽,让“中国标准”通过本地化创新融入全球产业链。 基于研、产、供、销、服全面出海,长城汽车全球用户已超1500万,以巴西工厂经升级投产为新的起点,及其海外体系力优势的持续凸显,长城汽车正在形成真正的全球化竞争力,“第二增长曲线”势能更加强劲。 高质量出海的核心,在于技术实力与本地需求的精准共振。巴西作为全球第八大汽车市场,新能源渗透率不足10%,却对中国新能源汽车展现出极高热情——中国品牌在当地新能源市场占比高达70%-80%。 以“油电协同”战略为核心,长城汽车在巴西工厂同步布局混动(哈弗H6 HEV搭载 DHT Pro系统)、纯电(欧拉好猫右舵版)、氢能(未势能源与巴西州政府合作投放氢能重卡)三大技术路线,形成“当下 + 未来”的技术梯队。针对巴西 79.1% 的灵活燃料需求,专项研发“乙醇插电混动系统”,并被纳入当地新能源技术标准草案,从“技术跟随者”跃升为“规则制定者”。
长城汽车在巴西的三年,完成了从年销空白到2.9万辆、市场排名第14位的跨越,2025年上半年销量同比增长19.8%,远超行业平均水平。在供应链端,依托圣保罗州成熟的汽车产业带,构建起高效协同的本地配套体系;在销售端,建成覆盖核心城市的网络。 长城汽车在巴西践行的“合作共赢”理念,为中国企业出海树立了新范式。拒绝“零利润卖车”的恶性竞争,而是通过技术共享、产业链协同,带动当地就业与技术升级,被纳入巴西“绿色工业计划”重点项目。这种将企业战略与东道国发展目标相结合的智慧,让中国智造的出海之路越走越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