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柏耀平在学习。 (资料片)
未来谁将成为中国海军首艘航母的掌舵人,引发了包括美国智库詹姆斯敦基金会在内的海外舆论的广泛猜测。
在“中国航母舰长”这一话题不断升温的同时,航母舰长的培养体系也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
中美体系和而不同
美国是老牌航母强国,目前拥有10艘核动力航母,其航母舰长培养体系有一定的可借鉴之处。美国海军的航母舰长一般都是海军飞行员出身,且对航空母舰舰长和副舰长的要求非常严格。
与拥有近百年航母使用经验的美国海军相比,中国海军还是“航母课程”的初学者,一些经验也自然无法照搬照抄。
中国海军此前从未装备过航母或是采用直通甲板设计的大型两栖舰艇。但中国海军不等不靠,早已借助其他兵种、其他平台“提前实习”,这就是近来西方媒体颇为关注的中国海军“飞行员舰长”培养体系。
美国智库詹姆斯敦基金会在文章中如此表述:“当我们对中国培养航空母舰舰长的培训计划进行回顾后,发现这是一个志向远大且十分仔细的长期战略。 ”文章援引中国媒体的报道说,中国军方最早于上世纪80年代就开办了首个“飞行员舰长班”,这意味着当时中国海军就已经开始着眼于培训航母舰长。
从本质上看,中国从海军航空兵歼击机飞行员中选拔航母舰长,与美国海军从舰载机飞行员中选拔航母舰长如出一辙,都是为了指挥航母编队实施海空联合作战打基础。而中国海军从自身现有条件入手培养关键性人才,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变通。
虽然中国海军此前没有装备过航母,但学员从“飞行员舰长班”毕业后可任驱逐舰或护卫舰的副舰长,之后提拔成为舰长,这样不仅能在航母服役之前积累海战经验,还可熟悉未来航母编队中的“家族成员”,为日后指挥编队作战打下基础。总之,中国海军已经走出了一条颇具特色的航母舰长培养之路,中国航母并不像某些西方媒体猜测的那样“缺少人才”。可以想见,曾经的“飞行员舰长班”学员早已为航母出航做好了准备。
中国已储备9名航母舰长
1987年3月31日,当时的海军司令员刘华清将军向总参谋部和国防科工委汇报了关于海军核心力量——航母和核潜艇的装备规划。
1987年5月,经中央军委批准,海军决定在广州舰艇学院开办首届也是至今唯一的一届“飞行员舰长班”,挑选海军航空兵优秀飞行员改学水面舰艇指挥专业,以培养一批高素质复合型舰长人才,并为未来的中国航母进行初期的指挥人才储备。1987年秋天,从海军航空兵近千名飞行员中经过百里挑一的严格考核,精心挑选出10人到海军广州舰艇学院学习。开学一个月后有一名学员因学习跟不上退回部队,实际“飞行员舰长班”人数为9人。经过历时3年半的系统专业学习后,这9名学员顺利取得舰艇指挥专业本科学历,分配到各驱护舰部队担任飞行副舰长职务,后被提升为舰长或者更高职务,因而他们成为我国第一代“既能驾机上天,又能率舰闯海”的高素质的复合型军事指挥人才。
这些人才本身就是顶尖飞行员出身,又经过了高级专门培训,毕业后又经过舰艇航海训练,已经成为我国海军第一代航母舰长的最佳候选人。现在这些学员经过近20年的综合锻炼,基本上已经成为海军水面舰艇部队的主管和骨干力量。其中,像柏耀平这样的学员已经成为全军的英模,在国内都是家喻户晓的,其他人也不同程度地成为了海军全训合格舰长。(